过江

明代钱晔

江渚风高酒乍醒,川途渺渺正扬舲。

浪花作雨汀烟湿,沙鸟迎人水气腥。

三国旧愁春草碧,六朝遗恨晚山青。

不须倚棹吹长笛,恐有蛟龙潜出听。


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代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秋宵吟

明代刘基

玄蝉催秋入湘潭,芙蓉露浴胭脂淡。铜乌吻水添夜长,碧草敛愁归寒螀。

罗帐无人五更雨,梧桐惊啼白杨语。春光烂熳不得知,霜露凄凉奈何汝。

初春晚坐南轩喜王山人过访

明代姚广孝

春阳势未舒,林深暮还冷。开轩怅久坐,独对青松影。

石龛冱闲云,苔井响寒绠。惊客鸟翻翻,照佛灯耿耿。

华畾辱远过,杂遝破幽静。临风笑语温,道念心已领。

谅惟高世士,元非玩光景。遥送出林扉,新月悬西岭。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代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九日渡江

明代李东阳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

东堂新成二首

明代严嵩

种树成阴辟沼渔,数椽聊此卜幽居。

诸峰稍识岚霏外,三径新锄灌莽余。

穷巷颇回高士辙,藜床时读古人书。

欲因萝薜辞簪弁,惭愧天恩在玉除。

无端世路绕羊肠,偶以疏慵得自藏。

种竹旋添驯鹤径,买山聊起读书堂。

开窗古木萧萧籁,隐几寒花寂寂香。

莫笑野人生计少,濯缨随处有沧浪。


送何进士振卿谪乐平少尹

明代谢榛

都亭同醉采芳菲,别后关山梦不违。平野北看燕树断,大江西去楚帆飞。

百花洲上还闻雁,五老峰头独振衣。胜地且留何逊赋,春风应见贾生归。

宿金沙江

明代杨慎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 其十

明代方孝孺

江山万里无黄耳,雨露三年忆紫荆。日暮出门闻雁过,忍听云畔索群声。

念奴娇 帆影

明代王夫之

西风落照,看渺渺沧洲,烟波无际。一段轻阴相趁转,不许兰桡惊碎。

略带神鸦,时飘芦叶,曲映江枫紫。凭遮客鬓,怕教照见憔悴。

有人独倚危楼,沙际迟回,疑是归舟系。已过轻鸥飞起处,不见旗悄燕尾。

荡入中流,斜侵隔岸,依旧萦沙嘴。回头北渚,唯馀塔影孤峙。

送何绛适楚

明代王邦畿

荷叶如箕任簸扬,明珠成雨落池塘。江陵日暮歌声起,且为停车问楚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