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

明代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书项王庙壁

明代王象春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秋日杂感十首·其二

明代陈子龙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答王中丞元美郧阳见寄三首 其二

明代欧大任

郧乡西北望秦中,楚客悲秋赋自工。七泽旌旗新校猎,登台何处不雄风。

答王中丞元美郧阳见寄三首 其一

明代欧大任

征南开府最能文,春雁归时一札闻。纵使郢中歌是雪,风流谁更似王君。

沧浪亭记

明代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胡十八·刈麦有感

明代冯惟敏

其一

八十岁老庄家,几曾见今年麦!又无颗粒又无柴。三百日旱灾,二千里放开。偏俺这卧牛城,四下里忒毒害。

其二

不甫能大开镰,闪的个嘴着地。陪了人工陪饭食,似这般忒痴,真个是罕希。急安排种豆儿,再着本还图利。

其三

穿和吃不索愁,愁的是遭官棒。五月半间便开仓,里正哥过堂,花户每比粮。卖田宅无买的,典儿女陪不上。

其四

往常时收麦年,麦罢了是一俭。今年无麦又无钱,哭哀哀告天,那答儿叫冤?但撞着里正哥,一万声可怜见。


春日遣兴

明代黄佐

风雨初收花满城,青门乔木啭流莺。草坡瓜瓞无人见,谁谙偷閒学邵平。

村居杂兴十首 其二

明代欧必元

独鹤朝来戏碧波,双凫时见恋青莎。霜林一夜秋风起,谁解凌霄羽翼多。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追惟旧境缀之以词 其四

明代释今无

曾推万虑着方袍,踏海呈锥事事劳。几曲浩歌存大雅,一生禅语带离骚。

疏狂文举材偏误,挫折元龙气尚高。一望穹庐烟火候,霜风如割落鸿毛。

寿佟臬宪奎庵

明代释今无

瀛海椿枝雨露稠,口碑千载起遐陬。霜威独著三台望,寿域先开八月秋。

庭草绿深丛屈轶,法星光久耀阎浮。閒僧欲举盐梅颂,一炷清香满石楼。

对菊

明代韩日缵

病馀辜负菊花杯,淡蕊疏枝独自开。疑殿秋光还竞丽,莫教霜早便相催。

萧森景物萸为伴,阒寂门庭蝶不来。遥忆故园堪采日,东篱谁到破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