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俞樾的诗 > 金缕曲·次女绣孙

金缕曲·次女绣孙

[清代]:俞樾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金缕曲·次女绣孙”译文及注释

①瞢腾:朦胧迷糊。

②遽:疾,速。

③蹉跎:失时,虚度光阴。

④绾:旋绕打结。

“金缕曲·次女绣孙”鉴赏

评解

此词惜春抒怀。上片写絮飞花落,春归匆匆。痴儿有感年华,写出伤心句。下片作者广其意。休道春归太遽,凭彩笔玉管,绾留春住。通篇清新雅致,别具风格。  

俞樾简介

清代·俞樾的简介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俞樾的诗(1篇)

猜你喜欢

金缕曲·次女绣孙

清代俞樾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井栏砂宿遇夜客

唐代李涉

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韩江有感

清代丘逢甲

道是南风竟北风,敢将蹭蹬怨天公。

男儿要展回天策,都在千盘百折中。


上韩公枢密二首·其二

宋代李清照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前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古风·其三十四

唐代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还,投躯岂全身?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乎!


述怀

唐代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嵚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

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对酒

宋代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赤壁

清代赵翼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螃蟹咏

清代曹雪芹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近现代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