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戴复古的诗 > 频酌淮河水

频酌淮河水

[宋代]:戴复古

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水。

东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

春风吹绿波,郁郁中原气。

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


“频酌淮河水”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个来到濠州游历的客人,频频不断地畅饮淮河水。

据说江南的水多半带咸味,不如这里的水来得鲜又美。

春风吹皱绿波,使人感到一股中原特有旺盛的气息。

请你不要舀取北岸的江水,那里边藏着多少英雄的眼泪。

注释

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宋金对峙的界河。

濠(háo)梁:即濠州,今安徽凤阳县。

郁郁:浓厚的香气,旺盛的气息。

汲(jí):打水。

英雄:指当时在淮北继续对金抗战的人民群众。

“频酌淮河水”鉴赏

赏析

此诗借对淮水的赞美来反衬作者对淮北沦陷地区恋念的感情,最后两句更写出作者对于当时活跃在淮河北岸的抗金军民的深切怀念,抒情细腻而深刻。全诗即景抒情,离意深沉,含蓄蕴藉,寄托了诗人的惆怅、悲愤和无限感慨。

首联写客人游濠梁时的反常举动。濠梁在皖豫交界一带地方的淮河流域。游客到了此地,就像游子回到故乡;频频不断地畅饮淮河水,对此水表现了无限的深情。

颔联写频酌的原因。当时南宋国都在临安,地处国家东南沿海地区,海水是咸的,不少井水也带咸味,这是实写,诗中的“多咸”,其内涵决不仅如此。南宋的最高统治者,他们对金人妥协退让,纳币称臣,以求编安一隅,过其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多少有爱国思想的有识之士,对他们都极为痛恨和憎恶,以至对他们所盘据的美丽的西子湖畔也反感起来。连饮水也觉得味道不好。

颈联则又进一步写出淮河水为什么会那样美。春风吹拂,绿波荡漾,这是从视觉上写淮河的美,更重要的是从淮河水里体味出了浓厚的中原民族精神。看到淮河水,就像看到了中原的大好河山;饮了淮河水,就像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尾联以告戒语气出之,写得极为沉痛。淮河作为界河,中流以北,便属于金国掌管。多少爱国的志士仁人,抗击金兵的英雄豪杰,他们为祖国被践踏,被分割而啼血落泪,东流的淮河水,里边搀入了许多中原父老的珠泪,完全不忍心汲取饮入腹中。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流经中国腹地的淮河,成了宋金对峙的界河,此诗就是作者游历淮河时写下的,其中充溢着忧国伤时之情,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戴复古简介

宋代·戴复古的简介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 戴复古的诗(6篇)

猜你喜欢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

金朝王寂

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

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唐代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过江

明代钱晔

江渚风高酒乍醒,川途渺渺正扬舲。

浪花作雨汀烟湿,沙鸟迎人水气腥。

三国旧愁春草碧,六朝遗恨晚山青。

不须倚棹吹长笛,恐有蛟龙潜出听。


耶溪泛舟

唐代孟浩然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寻芳草·萧寺记梦

清代纳兰性德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写真寄夫

唐代薛媛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经 一作:惊)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唐代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南歌子·古戍饥乌集

清代纳兰性德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己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宋代苏轼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沟水诗

明代刘溥

门前一沟水,日夜向东流。

借问归何处?沧溟是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