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双溪记

清代姚鼐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瑞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与孙奇诗

魏晋周昭

恂恂公子,美色无比。诞姿既丰,世胄有纪。平南之孙,奋威之子。

访隐者不遇

明代龚敩

偶访临川处士家,钟山不受片云遮。林花色夺宫墙粉,松叶香分石鼎茶。

心比彦伦须自爱,学如康节厌人誇。何妨共醉重阴下,乌帽萧萧鬓脚华。

梅窗为蔡君题

明代王立道

为爱孤山友,閒窗手自栽。尘襟风外洗,野望雪中开。

心赏芝兰共,年芳桃李催。不嫌居近市,清梦自徘徊。

菩萨蛮·玉皇宫殿高无极

清代洪亮吉

玉皇宫殿高无极,东西龙虎更番值。天上事偏多,仙人鬓亦皤。

麻姑空一笑,偶自舒长爪。掐破碧桃花,花光照万家。

秋兴八首 其七

明代何景明

袅袅西风歇众芳,天高溪谷迥烟霜。孤城落雁冲寒水,万树鸣蝉带夕阳。

尘满一区杨子宅,蓬生三径蒋公堂。相过未有裘羊辈,醉里狂歌亦自长。

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明代沈周

一别清风又十霜,重来三径未全荒。

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

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

试呼浊酒歌淇澳,昨夜疏帘雨正凉。

村居五首 其一

金朝马定国

溪头梅是去年花,閒日初长径竹斜。向晚孤烟三十里,不知樵唱落谁家。

公子行

唐代顾况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辨奸论

宋代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满江红·小住京华

清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送杜审言

唐代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